您好,歡迎來到太友科技官方網站 | 設為首頁 | 收藏本站 | SPC應用與交流平臺 | 網站導航 | ||||
|
|||||
|
|||||
首頁 | 下載中心 | 應用中心 | 知識庫 |
|
工序能力指數對應著工序產品的合格率水平, 形成對工序質量狀況的評價,進而指導企業質量管理決策。可分別測算工序精密度指數和工序準確度指數,根據質量特性要求進行管理決策。 工序精確度 Ca 指數,按指數狀況可分為 A、B、C、D 四級,分別對應著管理要求。如表1所示。通過正態分布圖示及缺陷率相關公式可知,當加工精確度不高即分布偏離中心時,缺陷率會大幅提高。如對3西格瑪水平,即 Cp=1 時,中心無漂移時, Cpk=Cp=1 ,合格率為 99.73% ;當中心正負漂移 1.5 西格瑪時, Cpk=0.5 ,合格率降為 93.32% 。工序精確度是工序改善的重點之一。 表1 Ca指數等級及措施 工序改進的措施之一是尋求分布中心與規格中心的逼近直至重合,即工序精確度的改善。具體措施如:找出工具磨損、加工條件隨時間變化的規律,采取調整和補償;通過首件檢查,調整定位裝置;改變操作者的不良操作習慣;采用更精密的量具等。 對工序精密度 Cp 指數,可結合三類質量特性即關鍵、重要、一般質量特性,各分為五種等級,總體分為七個等級。
Cp指數等級及評價如表2所示。七個等級對應的措施見表3。 表2 Cp指數等級及評價 表3 Cp指數等級及措施 從工序精密度 Cp 的評價及措施,我國當前認識和傳播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。當前大量教材和資料中未對質量特性作分類,而作出 Cp≥1.67 為工序能力過剩, 1.33—1.67 為工序能力富余, 1—1.33 為理想狀況的評價。這種質量評價要求應該適用于一般質量特性,對重要質量特性和關鍵質量特性要求就偏低。會誤導企業質量決策,也不符合追求卓越、持續改善的質量精神。 工序改進的措施之二是尋求分布離散程度的降低,即工序精密度的提高。具體措施如:改進工藝方法,優化過程參數,使用新材料,新技術;提高設備,提高工裝精度;減少材料批次之間的波動等。另外,在保證不影響產品質量,可修訂不切實際的過高公差。注意修改公差并未實際改變工序能力,只是工序能力指數相對改變。 |
Copyright 2004-2019 TaiYou, All Rights Reserved
|
廣州市太友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:
Tel: 020-85530201
信息產業部粵ICP備05067790號
|